喋啦
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,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浮现出来。一个突出的现象是,有些传统意义上的强势人群,自己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。
其实,这些人的自我“弱化”,这种故作“弱态”,颍淮话中有个词,正好对得上。这个词,就是“喋啦”。
旧时,颍淮人把那孩童受了委屈,立马撇着嘴,两眼泪汪汪的状态,叫作“喋啦”——“这孩子真会喋啦”。对那“喋啦”的孩子,通常好话哄一哄,也就过去了。因此,我说“喋啦”,该有些近似于在长辈面前撒娇。而“喋啦”的目的,可能在于引起大人的注意,或者在零食分配上给予一定的照顾。
也不只是孩子撒娇。颍淮人还把孩子歪端着碗,称作“喋啦碗”——小孩子端着个大碗,不“喋啦”也不行啊;把孩子歪着挎草筐,叫作“喋啦着筐”——还没有草筐高的孩子,不“喋啦”他挎不动啊。在我看来,颍淮人所谓“喋啦”,该就是从这里衍化而来的。至于撒娇,以及那种故作的“弱态”,恐怕就是它的延展了。
现唇子
一些颍淮人的语音中,“唇”常读作“qun”,音近于“群”。比如颍上县的一些地方,人们就这么念。尽管听起来有些土气,但总透着那么一股子颍淮味道。
颍淮话中,这个“现唇子”,首先是说一个人嘴上的功夫十分了得。他干了一点点事,就要向长辈向领导喋喋不休地“汇报”。长辈或者领导,不表扬他几句,他就“汇报”个没完。这其实,就是邀功请赏的意思。有时候,那事也不一定就是他做的,但他总能第一个反映给领导,述说他多辛苦,多努力,才把事情办成。这也是一样“现唇子”。当然,人们对这种习惯于揽功的人,都是嗤之以鼻的。
颍淮人说起“现唇子”,也指那种做表面文章的人。有的孩子做活时偷懒,但在大人面前,却装作一副勤快模样,争着抢着干这干那,拿把笤帚扫扫地也是好的。有的人领导不在时,当的是旁观者;领导一来,他就忙起来了。很多颍淮人看来,这无非都是做“现唇子”活。这样“现鼻子现眼”的人,都有一种讨好、卖好的本事。
作为管仲的乡党,颍淮人最为注重实在,实干。那种“现唇子”的小聪明、小伎俩,也许能哄骗于一时。但在人们对其的不屑中,总难以长久。